业务指导

归档档案质量要求

发布日期:2017-12-20 13:21:57   来源:档案馆   点击量:


一、归档文件材料必须准确反映学校活动的真实内容,手续完备,制作和书写材料利于长期保存。

二、归档文件收集要齐全、完整、准确,坚持应归尽归、应收尽收,全面反映职能面貌,剔除重复和无参考价值的文件,将突出记录和反映本单位工作职能的文件作为归档主线,不需要办理和执行的普发文件不归档,作参考资料留存。

三、文件材料整理要严格鉴定、有效分类、合理组卷、有序排列、正确编码、精细编目、科学编号、规范装订,数字化处理符合相关规定。

1.鉴定:对文件材料中记录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核,确保归档的文件材料为原件,且内容无误、盖章落款完备;根据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对文件材料保存价值进行判断,剔除不需要归档的文件。

2.分类:采用年度—机构(问题)—保管期限分类法,不同年度的文件材料原则上不得一起立卷,一般文件材料归入文件形成年度;按学年处理的文件,归入教学年度;涉及多部门形成的文件,归入主办部门。

3.组卷:按照文件材料的内在联系组卷,原则上每卷不超过200页,当问题比较单一,文件材料较少,又不便于一起归类时,可立薄卷。

4.排列: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,同一事由中的文件,按先后顺序或重要程度排列,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应放在一起归档。

5.编码:卷内文件材料应按序逐页编制页码,宜分别标注在文件正面右上角或背面左上角的空白位置,空白页无需编码;汇编成册有页码并与拟编制页码相同的文件材料,可以使用原页码。

6.编目:借助档案管理系统,按照归档文件顺序逐件编制卷内文件目录,做到准确、详细,便于检索。目录由顺序号、文号、责任者、题名、日期、页号、备注等项目组成,对于不详的著录项,需经过考证后著录。

7.编号:按照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编写档号,档号编制应遵循唯一性、合理性、稳定性、扩充性、简单性原则。

8.拟写标题:案卷标题应简明确切,遵循“责任者+问题+文种”结构要求,一般不超过50个字,由立卷人初步拟定,再经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审核完善。

9.数字化处理:采用专用设备进行归档文件扫描,数字图像的分辨率一般不小于200DPI ,做到图像扫描完整、字迹清晰、不漏扫不重扫,位置正而不偏,挂接准确无误,发现不符合图像质量要求时应进行重扫。

10.装订:做好装订前准备工作,去金属物、托裱破损文件、遵循“左对齐”“下对齐”原则整理纸张,采用三点一线法装订,做到不倒页、不漏页、不压字。

四、照片档案需采用原图归档并附照片说明,注明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由、背景、拍摄者等要素。

五、OA电子公文及有电子文本的归档材料,应齐全、完整的收集,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、可靠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;电子文件应以通用格式形成、收集、归档,或在归档前转换成通用格式,具备格式开放、可转换、易利用等性能。


分享到: